清远高新区近期推出了众多人才激励措施,涵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各类人才的补贴等,无一不体现出对人才的极大重视。这些政策亮点纷呈,必将对地区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。
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支持
新设立的企业可以拿到30万元的建设站点资金。以A企业为例,2023年获得了设立站点的批准,批准后便领到了20万元的首期资金,这笔资金可以用来购买科研设备等。此外,原有企业的分站若获得设立站点的批准,也能获得一次性20万元的建设站点资金,这有助于促进这些分站的科研进步。
博士后基金资助配套支持
清远高新区积极倡导工作站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。只要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其所在设站单位成功申报,该单位将提供1:1的配套资金支持,上限为20万元。比如,B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申请到了15万元基金,单位也会相应配套15万元。这种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博士后们申报项目的积极性。
高校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
与清远高新区管委会达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协议的高校,将获得首期五万元的经费资助。比如C大学,在2022年签订协议后,便领到了这笔资金。此外,每输送一名研究生,高校还能获得每人五千元的补贴,但补贴总额不得超过三十万元。这样的政策既促进了高校的进步,又确保了联合培养的顺利进行。
经管委会认证的企业工作站,将一次性获得五万元资助。D企业设立工作站后,这笔资金将用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条件。同时,在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的研究生,管委会还将提供生活补贴,其中硕士每月1500元,博士每月1800元。这些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研究生加入。
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激励
“双一流”高校携手高新区共建人才驿站等平台,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后,可获得五万元的一次性补贴。不同层级的创新平台均有相应的奖励,比如E企业中心被评为省级,便获得了二十万元的奖励。此外,对于“产教评”产业技能生态链中的企业,也有相应的补贴,这有助于推动各类平台的多方发展。
各类人才的补贴奖励
博士后出站后留在区内企业工作,可享受24万元的生活补贴。高新区企业员工在学历提升后,可获得相应奖励,硕士学历者可得2万元,博士学历者则可获5万元。若员工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,还将获得配套支持;若被评为市级高层次人才,也将按市奖补标准,提供50%的补贴。此外,该区还构建了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。
这些政策相当完善且全面,大家普遍认为,这样的政策能吸引多少人才投身清远高新区?期待大家的点赞、分享,更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。